大会发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会发言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新乡转型升级新动力 发布时间:2016/08/04    浏览次数:次    发布人:民建新乡市委
作者:邵 强

     2月17日,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五条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个关于成果转化的“国五条”,已经对我发言稿中提出的部分问题在国家政策层面做了解答,我不想按发言稿再赘述,这里着重谈谈我的感悟。

 
    在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方面,“国五条”提出两个50%,即奖励总额不低于成果转让收入的50%,主要研发人员的奖励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国五条”还鼓励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还可以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同时将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纳入了高校和研发机构的绩效考评。我相信,这些举措将有力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事实上,经济新常态下,城市的发展动力已经开始由“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转换,“引资”往往引进来低附加值或高污染的制造环节,“引智”才能留住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城市间的“引智”大战早已开始,比如先行者杭州,五年前我的北大同学从美回国创业,就享受到了杭州市政府的各种资金支持和房子一套,杭州市现在也尝到了“引智”的甜头,坐拥阿里巴巴等世界级企业。
 
    去年五月,郑州市公布了名为“智汇郑州”的引智计划,5年投入40亿元财政资金,计划对1350个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50万元-3000万元甚至1亿元的项目奖励。两个月后,洛阳宣布“河洛英才”计划,5年投入20亿元财政资金。我市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员,建议市政府尽快投入不低于10亿元启动这项工作。
 
    当然,我们所说的“引智”,不但包括外地科研机构,也包括驻新的高校和研究所,而且由于他们对新乡的情况最熟悉,做出的成果往往也更接新乡的“地气”。我市拥有8所本科院校(5所公办、3所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居全省第二位,在校大学生超过15万人,专任教师近万人,教师和大学生人数大约占到我市市区人口的五分之一,除此以外,我市还有电波所、农灌所等国家级科研院所。从全省范围看,我市人力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些智力资源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但现实中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却并不乐观。以河师大为例,与我市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经费只占全部科研经费不到5%,校地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应该是是一个重要原因。建议市领导与校领导建立定期沟通的机制,并建议校地之间互派干部挂职交流锻炼。
 
    发达地区如上海的教授们以兼职创业能为经济做贡献为荣,相比之下,在我市这行为还被很多人甚至某些领导视为不务正业或捞外快等。建议积极营造政策和舆论环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同时继续加强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扩大派遣人数,增加资金投入。
 
    我市每年有约4万名大学毕业生,他们是经济的新鲜血液,是新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部分。我们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留下来,让“第二故乡”变成他们创业的主战场;不但能推动经济的结构转换,也会提升市民平均素质和城市化率。建议以众创空间、电子商务等为抓手,在落户、购房等方面制定优待政策。
 
    不同的创业形式需要不同的物理空间,例如不同行业对中试基地或生产性服务平台有不同的要求,众创空间和电子商务基地的要求也不相同。要先行规划,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服务。
 
    总体看,我市科技力量与主导产业有着较好的匹配度,例如河师大与动力电池、生物制药,医学院与大健康产业,科技学院与农业科技等,建议市属科研经费向主导产业方向的产学研项目重点倾斜,促进形成长期稳定的产学研联合体。
 
    从实验室科技成果到中试到最终产业化,所需的资金往往会呈指数形式的放大,这就需要风险资金参与其中,承担风险同时获得高收益。建议引进项目是主要依靠“以商招商”,政府资金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贴息、风险补偿等形式鼓励风险资本积极投入。
 
    总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参与各方的不懈努力,也是我们经济转型升级必过的一道坎;时代要求我们做好它,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