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会发言
关于保护传承黄河文化 全面打造生态文化城市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12/14    浏览次数:次    发布人:民建新乡市委
作者:

 民建市委秘书长  王新茹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文化是黄河保护治理的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一、我市弘扬黄河文化的优势和特色

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等9省,最后注入渤海,千百年来形成的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黄河岸边的新乡人民在长期与黄河的抗争、治理、融合过程中,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

      1.突出黄河文明的“源”,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在众多地区尚处于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活动,炎帝黄帝部落的生产生活都在黄河流域,炎黄子孙从这里走向世界,新乡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夏朝,境内有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3000年的共城遗址等;2.突出黄河文明的“地上悬河”奇观,黄河裹挟着泥沙奔腾而来,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变缓,随着泥沙的淤积,堤坝不断增高,逐渐形成大堤内河床高于堤背地面数米的现象,目前,原阳段黄河河床海拔高出县城10余米,形成中外罕见的“地上悬河”奇观3.突出黄河水患治理文化,千百年来,黄河水患频发,是悬在统治者心头的重要国事,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乡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修整河道、加固堤防,有效遏制了黄河水患,如今,按照中央脱贫攻坚规划部署,黄河滩区建成了文化、生态、旅游、康养的森林公园,千百年来饱受灾患的滩区人民搬进了电梯洋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突出黄河孕育的历史文明,千百年来我市逐渐形成了丰富的黄河文化,例如诸侯会盟、牧野大战、官渡之战等战争文化;比干忠谏、苌弘化碧的忠烈文化;姜太公垂钓卫河、子路治宰长垣、孔子讲学杏坛、岳飞驻军新乡、十二宰相等名人文化;还有百泉的中药文化;潞王陵的石刻文化以及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突出黄河文化孕育的新时代精神,郑永和、史来贺、吴金印、刘志华、张荣锁、耿瑞先、裴春亮、范海涛......新乡先进群体出身农村,成长在黄河岸边,他们以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以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一心为民的情怀,带领群众走向幸福生活的生动事迹展现了新时代黄河精神。

      二、我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现状和问题

新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相关部门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方面开展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黄河文化呈现碎片化分布,需要进一步深化挖掘、提炼整理;黄河文化和我市当前重点规划建设衔接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对接融入;黄河文化整体展示环节薄弱,需要加强博物馆、生态文化园等集中展示园区建设;黄河文化融入群众不够,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让黄河文化真正走进广大群众,成为我市发展进步的强大凝聚力和精神动力。

      三、建议全面打造黄河生态文化城市

文化自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成功;文化传播,是一个长期、广泛、持续的过程。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强大精神力量,需要横向举办黄河文化相关的论坛、博览会、旅游节、大型推介活动等,还需要开展持久而深入的工作,从而让黄河文化、黄河故事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此建议:

1.建立黄河文化研究机构,整合梳理黄河文化资源。新乡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积淀了深厚的黄河文化,有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有治理黄河水患的曹岗险工等工程、有众多历史名人文化、重大历史事件,有百泉书院、玲珑塔等170余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箜篌艺术、延津大平调、中州大鼓等2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成立我市黄河文化研究机构,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认真挖掘、梳理我市的黄河文化资源,确定文化主线、整合文化资源,使黄河文化更加系统完整,黄河精神得到提炼深化,擦亮黄河文化新乡名片。

2.建设黄河文化集中展示园区,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建议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文化遗址公园、黄河文化生态公园、治水工程生态公园等集中展示园区,在有效保护黄河文化和遗址的同时,也是集中展示黄河文化的窗口。例如对牧野大战、官渡之战、两棠之役等重大历史事件以虚拟动画、雕塑、文字等形式进行介绍,展示历史文化;对祥符调、中州大鼓、二夹弦等组织现场实景演出,传播黄河文化;对新乡先进群体事迹,以文化长廊、大型舞剧等形式进行展示;再如在展示园区设立特色餐厅,展示长垣烹饪技艺,让游客品尝黄河流域特色美食;同时开发新乡地方特产、黄河文化纪念品等旅游产品,把黄河文化产品传播到祖国和世界各地。

3.打造生态文化城市,将黄河文化全面融入城市建设。黄河文化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牧野大地,对标习总书记要求,结合我市文化资源,市委市政府高标准规划了一批大型文化、旅游、生态、康养项目,我们要抓好战略发展机遇,提升传承黄河文化的意识,在未来的三园两区(中原国家植物园、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鸟类保护区、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中,融入黄河文化因素;在174公里沿黄生态廊道、城市新修建的公园、水系湖畔、新建的大型商场等处融入黄河文化元素,建设文化长廊、雕塑、配合文字介绍等,增加黄河文化的传播载体,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展示黄河文化,凝聚黄河精神。

4、展以黄河为背景的精品文旅路线,让黄河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建议统筹整合我市黄河文化资源,积极融入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整体规划,找准定位,突出特色,防止同质建设和重复建设,例如结合卫辉古城、百泉小镇、原武小镇、唐庄小镇等重点文化旅游建设,融入黄河文化元素;结合建于乾隆年间的黄河第一险工--封丘曹岗险工水利工程、地上悬河奇观、黄河改道处和陈桥小镇,打造新乡沿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依托黄河生态廊道、三园两区建设,打造黄河自然风光体验项目;依托近年来新乡涌现的全国先进群体,结合实践教育基地展示新时期黄河文化精神等。

5.做好媒介推广,让黄河文化根植于群众心中。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必须走进群众、融入群众,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建议做好终端服务链条,打通黄河文化融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例如建议加强平台建设,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基地。要抓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这个历史性机遇,加强平台建设,下大力气发展以黄河文化为主导的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对黄河文化资源进行主题化、要素化开发,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以摄影、抖音、微视频、纪录片等方式宣传推广黄河文化,为海内外同胞认识、感悟、体验黄河文化提供更多平台,让黄河文化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在更广阔的领域丰富和弘扬黄河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打造在全国举足轻重的数字化文化产业中心、中原文化之都,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