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品读《梁家河》领略领袖青春风采 发布时间:2018/08/16    浏览次数:次    发布人:民建新乡市委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品读《梁家河》领略领袖青春风采

侯振云
 
      2015年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看望梁家河乡亲们时深情地说:“1969年1月,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梁家河,陕北高原革命圣地延安的一个普通山村,因何让总书记“一回回梦里回延安”,魂牵梦绕,时刻牵挂,在多次公开场合深情的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经历了什么?梁家河给习近平总书记带来了什么?让我们认真品读《梁家河》,一同走进梁家河,共同见证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成长历程,共同领略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青春风采。





      梁家河为什么让总书记念念不忘,魂牵梦绕呢?通读《梁家河》,使我们深刻体会到:


      ——梁家河是总书记成长的地方。总书记出生在1953年6月,1969年1月来到梁家河,当时年仅15岁,人生还未起步。总书记说““我15岁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是啊,面对贫瘠的黄土高坡,面对破旧的排排窑洞,面对群众的饥寒交迫,面对城乡生活的巨大反差,面对梦想与现实的激烈撞击,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懵懂少年来说,怎能不迷惘和彷徨?习近平和许多知青一样,也感受到了从激情到迷惘巨大精神落差。“他很迷惘、彷徨,不知道该怎么办。其他人出工干活,他却打不起精神来。”被人误以为“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了。”甚至习近平自己坦言当了一次“逃兵”,并且被北京公安将他当做“倒流”人口抓起来在派出所关了四五个月。下乡前的激情、下乡后的迷惘、“逃兵”经历的教训、亲人深情的劝说,终于使习近平坚定了“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不再有回北京一说了”的决心。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日渐成熟的青春少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自己所说:“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在他看来,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梁家河是一所学校,他在这里收获很多。他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在他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


      “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使总书记由一个懵懂少年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怎能不让总书记魂牵梦绕呢?


      ——梁家河是总书记奋斗的地方。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在未名湖畔寄语广大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勉励“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回信鼓励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不仅寄托着一个大国领袖对青年群体的殷切期盼,更引领着广大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激励着他们做追梦者、当圆梦人。


      习近平的青春是色彩缤纷的,因为他从未停止过奋斗的步伐。在梁家河,习总书记脚踩红色大地,心贴穷苦百姓,扑下身去,投身火热实践。“习近平一直是一个行动派”,他从刚开始干活只能挣到没有妇女高的6个公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当选书记后,他就做出了一个让全村人吃惊的计划——在梁家河沟口打一座水坠坝。克服重重困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苦活累活他抢着干,带领乡亲们不分昼夜劳动,终于把坝打成了。


      在建成坝地的同时,他还琢磨着继续为梁家河的改变做些什么,某日偶尔翻看到《人民日报》中关于四川省大办沼气的报道,他就开始憧憬梁家河也有沼气的美好生活了。面对新事物、新挑战,他冷静思考过后,自费前往四川“取经”,回来后,难题一个接着一个,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实干。在大家坚定的信念和艰苦努力下,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建成了,梁家河人用沼气点灯、做饭的愿望实现了。然而,他不止步眼前,仍不断学习创新,为了达到全县实现沼气化的目标,他和“小伙伴们”又出发前往四川,考察沼气的利用以及配套小发明。回来后,他利用以土代石的新技术,创作性地建成了土石结合池,降低生产成本,基本实现了全县沼气化。习近平还带领群众打淤泥坝,办铁业社、缝纫社、磨坊等等,谱写了一曲壮美的青春奋斗之歌,留下了青春和汗水。


      梁家河,怎能不让总书记魂牵梦绕呢?


      ——梁家河是总书记启梦的地方。理想信念之于青年,如同火炬之于黑暗,灯塔之于航船。毛泽东17岁时就写出“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他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习总书记多次提到: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在闭塞荒凉的黄土高原,习总书记在从事繁重劳动的同时,从未忘记理想和信仰、学习和思考。梁家河7年,他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中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蜕变。从北京到陕北,他带的最多的是书;在田间和炕头,他看的最多的也是书。他读史书,知古而鉴今;他看洋书,学西为中用;他熟读马列,自觉修炼政治品格。他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


      总书记在2004年8月14日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采访时,回忆梁家河这段岁月,深情地说:我总感觉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么再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她教了我什么。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承点,我现在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


      梁家河,被誉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地。


      梁家河,怎能不让总书记魂牵梦绕呢?


      ——梁家河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梁家河面积不大、群众不多,但这里的群众有饥寒交迫的苦难、有摆脱贫困的渴求、有挣扎彷徨的无奈、有充满希望的追求、有勇往直前的拼搏、有勇于改革的激情、有感恩家国的情怀、有满怀幸福的喜悦,正是中国社会从贫弱走向富强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小山村,而是代表了一个全中国。


      在习近平心里,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乡情,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是他为民做事的信念以及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密密交织起来的绵绵深情!习近平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忘不了乡亲们曾经的艰难困苦,更忘不了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


      梁家河,怎能不让总书记魂牵梦绕呢?







      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都经历了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从中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总书记的领袖风范?


      ——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习近平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属于“黑五类”(红五类:是作为家庭成分(政治身份之一)划分的阶级成分的特定指称,指1949年以后出身为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工人、贫农、下中农的人为红五类。后来也泛化到称他们的子女出生家庭成分为红五类。黑五类: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五类人的子女的称呼。)在入团入党的关键节点上都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7年中,他矢志不移,怀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对真理的追求,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绩赢得了支部和公社的支持,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民做事的公仆情怀。当年的梁家河很穷,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有人一年四季只有一套衣服。粮食不够吃,饥饿难耐时,弄点盐水冲了,仰脖喝下,趁腹内饱胀,赶紧入睡。四个小碗的菜就是豪华大餐。每年正月十五,村民们纷纷离开家门,外出“寻吃”。小名叫“争气儿”的刘瑞莲在儿时的记忆里,她和弟弟妹妹夏天几乎没有穿过鞋,晚上四个娃娃合盖一床被子,就连吃顿白馍馍都是奢望。“种一帽壳篓儿,收一鞋壳篓儿”是梁家河的土地贫瘠,耕种困难的真实写照。习近平七年里仅吃过一次白米饭。为了改变梁家河贫穷落后的面貌,习近平克服重重困难,主动融入到群众之中,成为群众的一员,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打淤泥坝,建沼气池,办铁业社、缝纫社、磨坊、甜水井等,逐步改善了梁家河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群众收入。用习近平“小伙伴”的话说:“现在光景好了,平时吃的是白馍、白面、大米和肉,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


      习近平在梁家河曾说了一句让刘永耀震撼的话:“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人类办好事。”


      总书记满含深情地说过:“现在我看到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啊,我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同情他们,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呢。”


      梁玉明曾多次去看望习近平,每次见面,习近平都要把村里的人和事细细问一遍。乡亲们的生活有困难,他就感到揪心;乡亲们的生活好一点儿,他就感到高兴。


      王宪平说:“近平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这可是哪一所高等学府、哪一座象牙塔里都学不到的真东西!”七年的奋斗,习近平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1975年10月7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当他早晨推开门走出窑洞时,看到院子里、道路旁站满了人——大人、孩子、老人,全村人都来了。大家手里拿着红枣、小米,默默地站着。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当众流泪。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什么比老百姓的口碑更重要的呢?


      清代“四大才子”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曾写过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连封建官员还如此关心民间疾苦,更何况我们共产党人呢。


      ——刻苦学习的求知境界。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习近平插队时,带去的是满满两箱子书。在村民邢文英的眼里,习近平是个“内向的少年,站在门口,拿本书看。”


      习近平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以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那时候不通电,天黑后不久,整个梁家河就早早进入了梦乡。只有习近平的窑洞里还透出一丝亮光。


      一位知青说习近平是个书痴。说他有本《浮士德》,习近平跑了30里路去借,爱不释手。


      2013年3月,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著名作家路遥(原名王卫国,著名作家,其著作《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深远,1992年11月去世,年仅43岁)惊叹说,习近平小他四岁,知识面比他要广得多,志气高得多。


      习近平带领梁家河村民研究新技术,建成沼气池34口,解决了43户社员点灯吃饭的问题,基本实现了沼气化。习近平也因此被评为延安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大寨先进个人。


      ——务实拼搏的工作作风。在梁家河,习近平平时干活总是一马当先,勇当先锋。掏粪、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习近平就跟着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向村里人请教,渐渐熟悉了所有农活,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他自己还学会了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乡亲们说他不管多累多苦,一直拼命干,不撒奸儿,人实在。社员梁新荣记忆犹新:“他真能干呢!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儿书生架子。”那时候打坝,根本不考虑身体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一挽起裤腿就跳到有冰碴子的水里。以至于有一段时间,天一变凉,习近平就腿疼,那是打坝留下的病根。寨子坝、埋老坝、牛家峁、白家山、木瓜山五座土坝。一座座大坝、一块块坝地,依然在讲述着习近平当年带领乡亲们为了吃饱饭而战天斗地的故事。初到梁家河,对于习近平来说,最难忍、最恼人的是跳蚤。习近平皮肤过敏,跳蚤叮咬后用手一挠,就肿起了红疙瘩,越挠越痒,痛苦不堪。他的小腿上到处是被叮咬过后肿起的红疙瘩,有的刚刚结痂,有的痂被抓掉,往外渗着血。让知青们发怵的“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习近平都一一克服适应。习近平的知青好友戴明说,习近平从来不诉苦、也不抱怨,很坚强。


      ——平易近人的品德情操。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已经十多年了,但他却仍能亲切地叫出当年“小伙伴”的小名。在梁家河的“小伙伴”面前,习近平从未把自己当成一个“官”。在乡亲们眼中,身为总书记的习近平还是当年那个“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习近平说:“我就是一个农民。”常和习近平摔跤的“小伙伴”王宪平说:“那时候咱们年纪都小。不过,我当年要是知道你现在能当这么大的官,就不敢和你摔跤了。”张卫庞说:“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再粗糙的饭也吃得香,再穷的人也看得起。”“小伙伴”吕侯生在福州住院,习近平不但支付了医药费,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吕侯生的病床前来一趟,对他说:“侯生,给你治病,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在太原做手术,习近平支付了全部的医疗费,还联系当地干部帮助他。村民梁耀才的妻子病重,习近平得知后,寄来1000元钱。“铁锁”武晖说:“村里的老乡有困难找他,他都会帮助,只要写信他就回复。”每次回来,他都自己花钱给老乡们带礼物。在村民们看来,习近平见多识广,性格随和,说话不偏激也不保守,非常实在。对老人很尊重。灵娃有智力缺陷,说话不知深浅,做事冒冒失失,村民常逗他出丑。还经常抢习近平卷好的烟,但没有人看见习近平恼怒过。乡亲们把这事儿放在眼里,说“近平这后生仁义”。后来灵娃父母双亡,进了养老院,习近平还拿了500块钱给他。他把自己的鞋子送给家境贫困的伙伴,还给大家理发,教大家学游泳,和村里人打成一片。在梁家河插队的北京知青王翠玉这样评价习近平:“在习近平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和气。这是很不容易的。”


      吕侯生的嫂子高彩梅给习近平一家人送了三双鞋垫,上面绣着“幸福好运”“常回家看看”,她说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彭丽媛说“不能要”。高彩梅急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彭丽媛见她一再坚持,就收下了,并付了200元钱。时任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总书记离开梁家河时,每人还付了30元呢!”


      ——团结聚力的处事方法。在梁家河,姓氏复杂,要想领导好全村群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习近平找到了一个“法宝”——团结观。首先融入到群众中,和群众打成一片。其次是尊重人,梁家河有个社员游手好闲,偷鸡摸狗,被公社列为“管制分子”。别人批斗他,习近平没有骂他,而是一条一条跟他讲道理,说服了这位社员。老汉说:“我以后要向北京娃学习,可不敢偷了。”习近平这种通情达理的处事办法,让梁家河人打心眼里佩服。三是帮助人,习近平搞社教,寓教于乐,讲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大家都听得入了迷。梁家河教给了习近平土学问,习近平教给了梁家河洋学问。武晖家里穷,身体弱,习近平帮助他学习,考上了延安师范学校,工作后当上了校长,把学校管理得在全县名列前茅。四是善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习近平发动大家打坝治理神车沟,习近平的话直戳村里人心窝:“锅里有了,碗里也有了,锅里没有,碗里也没有。”五是心系群众,为群众着想。乡亲们中午干活回家吃饭浪费时间,就跟大家商量,决定派几个人专门做饭往山上送,大家在山上吃,能休息,也能多干活,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并先后建成了沼气池、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菜园等工程,给群众带来了实惠。六是敢于担当。梁家河以前的生产队长武刚文由于带头开荒被错误批判免职,习近平劝他重新出山为民造福,武刚文坚决不干。习近平连续跑了十多趟,终于把他说动。村里人开玩笑说:“习近平这后生火真旺,要不怎能煮熟随娃这颗牛筋圪蛋。”七是实事求是,一碗水端平。习近平说:“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十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小事,该咋办就咋办。”习近平离开梁家河之前,推荐石春阳担任梁家河支部书记,大家都投了石春阳的票。石春阳说:“这个结果,其实不是因为我有多好,而是我们村里人信任习近平。他推荐了我,大家才选我。”石春阳始终牢记习近平的一句话“一碗水端平”。


      后记:7月初,在延安干部学院枣园分院学习培训期间,学院专门组织学员参观了梁家河。置身其中,切身感受到了梁家河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习近平总书记留在这里的处处佳话。认真研读《梁家河》,更加系统地感悟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的奋斗成长历程。应该说,青年时代的总书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榜样。当前,我们已经走进了新时代,新的时代需要广大干部和广大青年以新的姿态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挥洒热血,激扬青春!因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